查看完整版本: 荷蘭科學家發現位於鼻咽部深處的一對未知唾液腺
頁: [1]

jiunn36 發表於 2020-12-3 12:48 AM

荷蘭科學家發現位於鼻咽部深處的一對未知唾液腺

     
  運用最新掃描技術﹐荷蘭癌症研究所(NKI)發現人體鼻咽深處有一對未知的唾液腺﹐透過避開此區域﹐未來有望減輕頭頸癌放射治療產生的不良副作用。
  科技總是帶來許多驚奇﹐即使我們認為再熟悉不過的人體。《放射治療與腫瘤學》(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期刊最新論文﹐荷蘭團隊運用PSMA PET/CT掃描發現了新唾液腺體。PSMA PET/CT掃描技術最早用來成像前列腺癌患者﹐但設計照亮前列腺癌細胞的標記物同樣也能讓唾液腺可視化﹐嘗試使用後﹐研究人員意外發現﹐頭頸部深處有一塊區域也明顯亮起。
     
  NKI放射腫瘤科醫師Wouter Vogel解釋﹐人體已知有3套大唾液腺﹐但沒有一個位於那裡。「據我們所知﹐鼻咽僅有的唾液腺在顯微鏡下非常小﹐1,000多個均勻散布在口腔黏膜上﹐可以想像當我們發現新東西時有多驚訝。」為了確認新腺體﹐團隊之後進行更大型系統性調查﹐除了回頭檢查過去100次PSMA PET/CT掃描結果﹐也進行兩次屍檢驗證新腺體。之後團隊進一步探索新腺體的功能﹐分析了723例頭頸癌患者病歷。
  頭頸癌的放射治療可能損害唾液腺體﹐並導致進食﹑吞嚥或說話困難﹐針對病例分析後﹐研究人員也發現治療後併發症最多的患者的放射治療多集中於未知腺體的區域﹐這項發現也有助證實未知腺體是唾液腺的結論。
  由於腺體位於咽鼓管圓枕(torus tubarius)上方位置﹐研究人員命名為「咽鼓管腺」(tubarial glands)﹐希望透過這項發現﹐未來能減少頭頸癌放療時的副作用。Vogel表示﹐這項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放療後會出現唾液腺系統遭重大損傷﹐透過輻射更精確避開特定目標﹐未來或許有機會能減輕唾液腺的損害。
  「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患者可能出現較少副作用﹐這有益於治療後整體生活質量。」。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